星期六,5 月,10

    저자에 대해

    admin

    정렬 기준

    12月10日,内地在读港生都在…?

    (图源: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香港特区政府1月1日举行第七届区议会区议员宣誓就任仪式,470名由委任议员、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地方选区议员以及当然议员组成的候选区议员在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的见证下,按《宣誓及声明条例》宣誓拥护《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就任。这其中,有176名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和88名地方选区议员是由符合资格的选民在一般选举中一人一票地投票产生的。2023年香港区议会一般选举——————(2023年香港区议会一般选举区议会地方选区)香港第七届区议会一般选举于2023年12月10日举行,全港市民踊跃投票,遴选出176名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和88名区议会地方选区议员。不少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港生不远万里回到了香港,并分享了投票感受。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图源:香港商报) 蓝家达/ 01清华大学 国际关系学这次选举是完善地区治理后首场区议会选举,我能回港选举贤能实属荣幸。作为地区直选和地区委员会界别的选民,我可以从具有地区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青年候选人中选出合适的代议士,这能体现了爱国者治港的原则。这次选举更是实践自身公民权利,推动爱国者力量建设的最佳路径。02 /  曾振鹏 北京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本次回港投票,既能有机会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更能切身参与到香港局势由治及兴的治理过程之中。我能明显看到各选区的候选议员们,已经摆脱了政治因素的干扰,回归到真正为社区服务的初心,提出了许多贴近基层市民生活,热忱而务实的政纲与口号。政府的大力宣传也让普通市民认识到,只有选出能为市民真心服务,倾听社区内不同群体声音的区议员们,我们才得以有信心去期待社区的明天、香港的明天会更加团结,更加美好!郑敏豪/ 03山东大学 政治学在这次香港特区区议会选举中,我深感投票是参与香港未来的一种责任和机会。新的区议会制度展现了更加开放和多元的选举环境,使得我能够从各种优秀的候选人中做出选择。参与投票的过程充满公正和秩序,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呼应了香港社会对更稳定未来的期许。这次选举反映了香港社会对过去风波的反思,展示了在爱国者领导下寻求更加稳定和发展的渴望。新议会的多元和专业背景将为香港带来更丰富的治理经验,为解决社区问题做出更有力的努力。通过投票,我们为新一届议会选出了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议员,这为香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深信,这个多元化的团队将能够更好地解决社区问题,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这次选举不仅是一次投票,更是对香港未来的共同承诺。随着香港社会的共同努力,新一届议会有望在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解决社区难题以及为民众实事办实事等方面展现崭新面貌,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港澳青年荟/ 我们关注于全国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学习欢迎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向我们投稿~整理 | 岑嘉怡 祁思齐 编辑 | 邹明蓁

    分享|青春逢盛世,奋进正当时——港澳青年实习心得与收获(一)

    隔空投送青年荟 想要与你分享实习故事拒绝接收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刘嘉濠,现为清华大学电子系博士生。这六周在广州市荔湾区科工信局和广州市冲口街街道办的联合培养下,充实地完成了工作,全面地对内地行政模式和过程加深了认知,更了解目前内地科创体系的成功之处和运行情况。 在其中,我有幸能与领导们一起走访关怀企业,并了解目前产业园区及孵化器的发展情况及运行要素,有幸代表荔湾区参与科技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连续数天陪同局内科长和特聘专家巡查申报高企公司,协助撰写局内的发展方向报告。街道办的经历让我明白如何开展群众工作,透过在社区服务中心及街道社区进行调研,我学习并体验如何在内地做好服务关怀基层的工作。  大家好我是秦阳,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这个暑假在驻京办经贸关系组里实习。我的工作包括收集及分析内地经贸信息、整理香港经贸数据、协助分析及优化网页信息、草拟驻京办的考察行程,以及在驻京办聘用服务供货商的招标期间提供支持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我在驻京办的实习生活非常充实、丰富,工作环境气氛轻松愉快,在工作期间,我学习了很多实务知识,对不同类型的文书写作都有所接触,积累到极其宝贵的工作经验,我深信这些经验必定令我终生受用。大家好!我是山东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的郑敏豪,今年大四啦!在大学四年里,我不仅认真学习了政治学知识,还积极参与了一系列有趣的实习和活动。 我曾在中国银行、国泰君安证券、南洋银行等金融机构实习,学到了很多关于金融业的事项,也培养了合作团队的技能。此外,我还担任了前海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和香港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的职务,为推动港澳青年的发展和促进地区合作尽了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也是社会组织的一员,参与了各种社会活动,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努力为青年的成长和地区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我很愿意分享我的经验,鼓励大家在实习和学习中积极探索,不断进取,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大家都能有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实习经历同学你好,请问你参加过哪些实习呢?我曾在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担任工程师,为5G通信物理层设计算法及开发通讯系统;在佛山季华实验室科研管理处进行实习,研究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布局与建设、运行与管理;在广州市荔湾区科工信局,担任科技发展科主任助助理,协助撰写发展方向报告及陪同领导走访关怀企业;在广州市冲口街街道办,担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助理,到社区服务中心及街道社区进行调研,学习服务关怀基层巿民。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 刘嘉濠我曾在中国银行深圳中心支行个人金融部,担任个人金融贷款业务;在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实习,协助营业部的日常事务和数据统计工作;在深圳市前海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担任校园大使,深圳,帮助同学们进行简历内推企业;在南洋银行上海分行个人金融部担任客户理财顾问,负责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办理。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郑敏豪实习原因及准备为什么选择实习呢?未来有打算应征香港公务员,在未来会打算进入卫生署工作,为香港的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希望借此机会了解政府工作,亲身接触香港公务员的工作,加深了对公务员体系的了解,经过这次的实习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进入政府服务的想法。 北京大学 儿童青少年研究所 秦阳同学你觉得参与本次实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首先,我觉得是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明确的目标。我这次实习时间是六周,工作内容都比较多,跨越了两个部门的工作,去了很多室内外的地点。其次,我觉得是亲和力。因为你很可能需要与许多人交流,你要有与基层人员接触的准备,愿意打开心扉和不同的人交流,永远保持虚心请教他人,保持谦逊并主动学习。我实习的时候会主动去与领导主任交流,这也让我有了更多事业空间与机会。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 刘嘉濠请问开始这份实习的契机是什么呢?你认为实习对大学生的意义是什么以及要先做好哪些准备呢?我的大学第一次实习始于2022年暑期,当时我刚升入大三。我之所以选择开始这份实习,主要是出于对职业发展的渴望和对实践经验的渴望。我相信实习对大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还可以培养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了做好实习的准备,我首先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然后积极寻找与之相关的实习机会。此外,提前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了解公司文化和行业动态也是非常关键的准备步骤。 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郑敏豪实习期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在实习期间,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是在驻京办整理香港经贸数据的过程十分细致及认真,驻京办和卫生署、资料讲座、香港了解、展览、每一个数据都进行了多次的确认和再确认。这次经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们看到政府是如何运作的,让我们真正参与到政府工作中来,亲身接触香港公务员的工作,加深了对公务员体系的了解。驻京办的粤语办公环境、港式下午茶点还有实习生间日常的打打闹闹,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这个夏天,我在驻京办遇到了很多人,我非常感激他们教给我的一切,他们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美丽而难忘的足迹,我会非常怀念这一段时光的。 北京大学 儿童青少年研究所 秦阳同学你的经历非常丰富,你是怎样选择这些公司的?你认为这几段实习经历的异同分别是什么?我的实习经历非常丰富,总共有四段实习经历,除了深圳市前海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以外,其他都与金融和证券相关。我选择这些公司主要是因为我对金融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在这些公司中积累相关经验。我了解这些实习机会主要是通过共青团和各地方港澳组织的信息渠道例如说驻鲁办 ,前海管理局,香港青联会得知的。这些组织通常会定期发布实习机会的信息,包括招聘公告和活动通知。我积极关注这些渠道,以便及时获取实习信息。 这几段实习经历的异同在于公司的性质和实习任务的不同,每个公司都提供了不同领域的学习机会,扩展了我的职业视野。我认为尝试不同的领域对于未来职业选择是非常有利的。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多样化的实习经历,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文化和要求。这有助于我更清晰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使我在未来能够更明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城市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都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在我选择实习地点时,我考虑了深圳的发展潜力和金融业的活跃度,这与我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相符。不过,城市选择也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来定夺,不同的城市可能适合不同类型的职业发展。在我的实习旅程中,我确实更多地集中在深圳,但这也是因为深圳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为我提供了广泛的发展机会。 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郑敏豪-未完待续- /港澳青年荟/ 我们关注于全国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学习欢迎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向我们投稿~编辑 | 邹明蓁

    庆国庆丨祖国74周年生日快乐

      欢度国庆2023 National Day 国庆快乐 · 幸福安康一二三四五六日25十一26十二27十三28十四29中秋30十六1国庆2十八3十九4二十5廿一6廿二7班8班 港澳青年荟我们关注于全国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学习 欢迎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向我们投稿~ 编辑丨许芝琳 海报丨许芝琳

    庆祝中秋节 | 万家灯火庆团圆

           中秋至,月皎洁,万家灯火庆团圆。中秋节是我们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我们家庭团聚的时刻。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港澳青年荟祝愿大家能够与家人团聚,感受到这个节日的温暖和团圆之乐。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份亲情,感恩身边的人。        最后,再次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 / 港澳青年荟 /我们关注于全国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学习 欢迎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向我们投稿~ 编辑 | 吴绮怡 海报 | 吴绮怡

    招募 | 欢迎大家加入宣传组!

    亲爱的港澳青年朋友们:        我们的宣传组正在招募新成员!如果你对社交媒体运营和内容创作充满热情,想要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将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工作职责 负责各平台内容的策划、编辑和发布 协助团队完成宣传推广任务 参与团队讨论,提出创意和建议 工作要求 对公众号运营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有了解 具备内容策划的经验和创意,良好的文字表达功底,以及一定的图文排版审美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报名方式 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宣传组招新申请”,将个人简历和相关作品(活动策划、文稿、排版设计等)发送至 hkmoyouth@163.com,并在邮件正文中简要介绍你对宣传工作的理解和期望。 报名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5日,逾期将不再接受报名。        我们将在收到申请后进行筛选,并通过邮件通知结果。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期待你的加入! / 港澳青年荟 /我们关注于全国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学习 欢迎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向我们投稿~ 编辑 | 吴绮怡 海报 | 吴绮怡

    征集 | 港澳青年青春正当时,实习归来,说出你的心得与收获!

      实习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台阶,它可以帮助我们成长成熟,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习,我们学会在职场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学会应对压力,不断学习与进步…… 我们诚挚邀请港澳青年投稿或接受采访,讲述自己的实习的故事。你的实习故事可以是关于工作、生活、学习、成长、感悟等任何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你的实习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港澳青年实习的经历和收获,也让更多未来将要进行实习的港澳青年获得更多资讯。 ·征集对象 / Interviewee暑假实习的全体港澳青年 ·征集日期 / Date2023/08/18-2023/08/31 ·征集要求 / Request从个人真实经历、实习故事出发,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介绍分享实习期间的日常工作、个人感悟与收获心得等。有以下两种方式可选: ①接受采访 模版:个人简历+实习单位+工作内容(让我们大概了解你的个人情况和实习情况即可,我们会根据这些信息对你进行采访。采访后我们将完成撰稿,届时会发送给你,我们亦接受合理的修改意见~) ②直接投稿 模板:个人简历+实习单位+工作内容+实习心得+暖心寄语等(直接投稿的同学则需要比较详细地撰写自身的实习情况啦,内容可以自由发挥,建议不要超过1000字哦~) ·投稿方式 / Submission guidelines以Word命名为【实习故事(采访/投稿)+大学名称+姓名】,发送至:hkmoyouth@163.com 干货满满或有趣的实习经验分享将会被根据内容和主题整理成数个合集发布本公众号平台,期待大家的积极分享! / 港澳青年荟 /我们关注于全国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学习 欢迎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向我们投稿~ 编辑 | 吴绮怡 海报 | 吴绮怡 

    习近平主席回信勉励香港培侨中学学生在广大港澳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

    图:培侨中学官方网站       7月24日,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桥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肯定同学们在来信中所表达的爱国爱港精神和身为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        习主席的回信,在广大港澳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主席的厚重寄语深烙心中,备受鼓舞,将继续保持积极主动之心,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增加才干,成为胸怀祖国并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为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心灵漫步家国情怀清华大学香港籍学生蓝家达:习近平主席在信中向同学们表达了殷切的关怀,作为培侨中学的一名校友,我感到十分亲切。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体现了对香港同胞,尤其是香港青少年的关心和关爱,让我备受鼓舞。我坚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香港同胞素有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我将继续致力提升香港青少年的国民身份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引领更多香港和澳门青年认识国家、发挥所长,积极投身国家发展大局。复旦大学香港籍学生甄庭轩: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同学的来信中提到香港同胞传承着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我感到非常振奋。二十多年来,广大香港同胞对国家的感情日益牢固,“一国两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作为香港青年,我深感重任在肩。我会牢记总书记的教导,不辜负国家和时代赋予的机遇,深入了解国情,丰富知识架构,争取为国家做贡献。我会以实际行动根植家国情怀,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暨南大学香港籍学生邹明蓁:习近平主席的回信篇幅不长却饱含深意,字字句句透露出对我们香港青年关爱和期盼,亦为我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道路。不久前我前往中华文化学院参观学习,让我对回信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作为一名香港青年肩负的使命与担当有了更加清醒的认知。我国正处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阶段,需要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我会按照习主席指出的方向努力奋斗,在祖国发展的大舞台上绽放自己的青春之花。南京师范大学澳门籍学生潘柏森:习近平主席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在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深刻感受到国家所在正是人民所在。我们港澳青年面对国际局势千变万化的社会,更能深刻体会到港澳两地“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而这建立在“一国两制”的重要制度保障之上。斑斓香江,千帆竞速,港澳青年要继续担任“爱国爱港”的建设者,要继续成为“立鸿鹄志”的奋斗者,要继续作为“听党跟党”的实践者,加速推动大湾区和国家的创新发展和社会建设,促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浙江工商大学香港籍学生颜志成:正如习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香港同胞具有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国香港青年,我深深感受到“一国两制”带来的巨大而实在的机遇,我会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秉承爱国爱港光荣传统,牢记主席的谆谆嘱托。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上海中医药大学香港籍学生陈佛灵:习近平主席勉励香港培侨中学学生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在回信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了香港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这种鼓励和期望给予了香港青少年巨大的动力和信心。作为香港的学生,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国情和历史,增强爱国意识。只有通过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习近平主席的勉励和期望,将激励广大香港同胞和香港青年学子为香港的繁荣和长治久安更加努力地奋斗,为香港社会注入正能量。华侨大学香港籍学生黄威糠:习近平主席的回信,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对于香港青年的重视和支持,有助香港青少年更多地感受祖国的历史文化,“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所以作为香港新青年要做到爱国主义铭刻心中,更多深入的了解祖国历史的博大精深,为祖国贡献处自己的一份力量。华东理工大学香港籍学生张鸿基:习近平主席的殷切关怀,令我们深受鼓舞,这封百忙之中的回信,足见习主席对香港青年发展的高度重视。许多香港青年在内地求学生活,增加了国家的认同感和对国情的了解。香港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独特的历史背景,爱国爱港是香港市民一贯的传统。“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有习近平主席的定向引航,我们将倍加珍惜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知行合一立志成学北京大学香港籍学生秦阳: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指出了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向大家提出了“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的具体要求。我会牢记习主席的嘱托,按照习主席为我们指明的方向努力,把握自己在内地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实践教育活动,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和制度机制,不断为心中爱国主义的种子灌溉施肥培土,努力成长为深深热爱祖国、具有足够能力和本领的优秀香港青年,为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贡献力量。东南大学香港籍学生吴绮怡:习近平主席这么忙,还抽出宝贵的时间给香港培侨中学的同学们回信,而且我注意到这样的回信不是只此一封,习主席和香港青年一起参加活动、深切寄语香港青年更不是只此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广大香港青年在习主席心中的分量,也体现了广大香港青年在香港发展、在强国建设、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反复阅读这封回信和习主席在其他场合讲过的话,我备受鼓舞,也倍感责任之重大。我会从此时此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学知识、长本领、提能力,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香港青年。复旦大学香港籍学生冯福弘:虽然不是培侨中学的校友,但阅读回信依然让我觉得习近平主席就是站在我面前向我娓娓道来、语重心长,引起了我强烈的情感共鸣。习近平主席在很多场合提到过“祖国和香港的未来,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这次又在回信中对我们提出“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的期待,让我真切感受到习主席的认可和厚望,备受激励鼓舞。我会牢记习近平主席的谆谆教诲,不断提升自我,切实肩负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上海交通大学澳门籍学生凌俊杰: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学生的回信,肯定了同学们通过参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与“天宫”航天员互动等活动所表达的爱国爱港精神,以及为国家强盛和香港繁荣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只有将自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青年一代方能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我时刻铭记我的中国人身份,感受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希望未来能够投身于祖国和澳门的建设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广州美术学院香港籍学生许芝琳:目前,学校老师领着我在做一个叫做“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项目,旨在通过将传统工艺创新运用于中小学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更加直观了解非遗文化知识,更加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进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提到要“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这更加让我觉得自己在做的这个项目非常有意义,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信心和决心。华东政法大学许安琪:习近平主席提到的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对我们的成长和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书籍或者亲身感受文化差异、人脉交流以及对社会环境的观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我希望自己能厚植家国情怀,从而更加积极地为祖国和港澳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我们今后能够积极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知识和经历的双重滋养下,成为具有深厚素养和广泛眼界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青年自当壮志凌云清华大学香港籍学生刘嘉濠: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香港青年发展的重视和关怀,令我备受鼓舞。作为新时代下的香港青年,定当担起时代责任,为祖国和香港的“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发展贡献积极的青春力量,把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储备起来,努力装备自己,为国家的国际科创发展发挥深化建设作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定当铭记习主席的嘱咐,多站在国家的高度上,了解国情和祖国文化历史,延续前辈们的爱国爱港情怀。中国人民大学澳门籍学生蔡铭骏: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回信饱含深切关怀和殷切厚望,作为一名澳门青年,我也同样备受鼓舞和启发。此前我还学习习主席在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参观时的讲话以及今年5月给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的回信,我发现习主席对香港和澳门青少年的关心、要求和期待是紧密贯通的,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也是高度一致的。我们会牢记嘱托、自强不息,将青春底色浇筑在国家和港澳建设的蓬勃事业上,在祖国大地上奋力书写好华美的港澳青年篇章。中国人民大学澳门籍学生温颖妍: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向我们传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寄托了对港澳青年的殷切期望。我们既要铭记历史,也要照鉴未来。面临新时代的挑战,港澳青年应当始终牢铸“爱国、爱港、爱澳”的家国情怀,“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积极响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当中,迸发港澳青年的奋进力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主动投身于实践锻炼之中,提升综合素质,努力做好“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护航者,争当新时代的优秀接班人!复旦大学香港籍学生黄心媺:很感激习近平主席对香港青年积极参与爱国爱港行动的支持。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我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对我们的爱护与支持。希望我们香港青年都可以心系祖国,不负栽培与期望,抓紧每一个重要的机遇,为建设美好家乡和民族复兴坚持长期贡献。希望见证了祖国伟业的各位香港朋友们,可以众志成城、互相帮助,协助香港效率、稳定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华东师范大学香港籍学生李盈:虽然没有机会亲身参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与“天宫”航天员互动等活动,但这些活动我都有所关注,自己在内地求学时也参与了很多实践活动,习近平主席回信里的一字一句都让我感同身受、颇有共鸣。学习习主席的回信,也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身为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我将不断强化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使命担当,为香港的繁荣发展、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南京中医药大学香港籍学生李国栋:习近平主席在回信提到香港青年应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充分认识世界发展的大势。我会牢牢记住习主席的教诲,将爱国主义扎根于内心。目前,不少香港学子选择到祖国各地高校求学,这除了为学习专业知识外,也是在表露着对祖国的信赖,以及对家国情愫的表现。同样作为在内地就读的香港青年,我会铭记历史、把握机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当下,尽己所能、学有所成,回馈于民、报效于国。终不负立于巨人之肩,而眺望群山之巅。华侨大学澳门籍学生李辉煜: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令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国家发展中港澳青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在“一国两制”方针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下,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勉励了广大在内地求学的港澳学子,不忘使命与担当,为建设祖国建设港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时也会在自己来福建求学的过程中,将这种精神持续下去、发扬下去、实践下去,带领着更多在闽在内地求学的港澳学子,将习主席回信里的寄语及精神牢记心中。山东大学香港籍学生郑敏豪: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回信充满着亲切和勉励,这让我深受鼓舞。我会牢记习主席对香港和祖国的期望,成为具有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人才。在学习中,我会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也会积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优秀传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华文明。愿香港和祖国繁荣昌盛,愿我们每一位学子都能成就辉煌的未来!浙江香港籍学生陈建华:读完习近平主席勉励香港培侨中学学生的回信,感受到习主席对香港年轻人的赞赏与期望,更看到香港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在内地求学的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香港青年的厚爱,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就业创业上,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保障。我们也是新时代年轻人,是祖国发展的主力军。未来我们必定不辜负国家的期望,继续奋楫前行,为推动内地和香港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 港澳青年荟 /我们关注于全国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学习 欢迎港澳青年及港澳学生向我们投稿~ 编辑 | 吴绮怡 统稿 | 蔡铭骏 吴绮怡

    内地高校港澳大学生热议党中央在团十九大开幕会上的致词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6月19日上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开幕式,蔡奇同志代表党中央致辞。 6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 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大学生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经历,抒发了个人的心得体会。港澳青年将积极融入祖国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自身作用。01北京港澳学生蔡铭骏  中国人民大学澳门学生 火热的六月,迎来了青春的盛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以青春的意志、青春的热血、青春的奋斗共绘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蓝图。 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说:“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如同一年之春、一日之晨,是民族和祖国未来的希望。古时,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箴言;近代,有蔡文培、陶行知先生对学生们的殷切盼望。 作为青年,我们拥有最宝贵的年华,拥有最炽热的理想,我们理应担起时代的重任,成为推动时代向前的动力。02江苏港澳学生吴绮怡  东南大学香港学生 致辞高度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关心和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名中国青年,非常荣幸能够成长和奋斗在这样充满希望的新时代,这一切都归功于全国各族人民,一直以来都坚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香港青年,理应承担起向世界讲好香港故事的责任,全力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持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最后,作为一名城乡规划学子,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也应行动起来,将自己的所学所思转化为贡献社会的可靠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肩负起“强国有我”的新青年新担当,以青春之志,筑强国之路! 03广东港澳学生吴欣潼  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学生 大会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共青团改革发展的成绩,让我深刻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百年的奋斗,在党的带领下创造了一个国富民强的新时代。作为港澳青年,一直感受到祖国对我们的关心和关怀,始终明白两岸三地青年永远都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更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香港故事。作为师范生,要积极推行港澳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下一代人。作为在粤港生,我积极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邹明蓁  暨南大学香港学生 6月19日上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蔡奇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题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壮丽青春篇章》的致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香港青年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爱。党中央的致辞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让我充分地感受到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作为一名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香港学生,我在湾区求学的路上更是深刻地感受到“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香港青年,要成为“一国两制”的坚定实践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关注我们 看港澳青年荟关注全国港澳青年的生活学习 欢迎港澳青年及各界人士向我们投稿~

    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在广州南沙举行

    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在广州南沙举行 4月1日至3日,由全国青联秘书处主办、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协办的第一期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全国青联副主席霍启刚、罗奕龙出席开班式,来自内地多所高校的34名港澳大学生骨干参加活动。 训练营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考察和交流研讨等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向学员们全面阐释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要内容、核心要义和逻辑体系,深入分析了新的征程上港澳的定位、方向、机遇和挑战,帮助学员持续加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认识,加深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坚定融入祖国发展大局的决心。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永刚教授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港澳的定位与方向作专题授课,系统介绍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和本质要求、首要任务和战略步骤,鲜明阐述港澳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定位和优势短板,并提出要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港澳高质量发展、讲好“一国两制”港澳故事等方面集中发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围绕“一国两制”制度变迁与港澳良政善治的建构作专题授课,从“一国两制”的历史来源和功能序列、香港国安法与香港民主发展、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与香港发展前景、国安释法与中央港澳办的体制定型、“一国两制”长期坚持与制度前景几个角度详细阐述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的具体实践路径。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赵子乐围绕港澳政治制度作专题授课,从“一国”和“两制”的具体内涵和相互关系角度回应和纠正了常见误读与纷争,并结合具体案例生动介绍港澳长期以来的政治实践和实现良政善治的有效手段。 学员们聚焦青年与湾区、港澳政治制度等主题,与全国青联委员导师座谈交流。 学员们前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等地实地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结业式上,举行了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导师聘任仪式。 全国青联常委、香港航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冯英伦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鼓励学员们在忙碌的学习之外,继续关心社会时事,怀着赤子之心,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力量,发挥港澳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不忘初心,一直秉持热情,保持一颗永不厌倦的学习之心,夯实自身的能力。 全国青联秘书长刘爱平围绕如何更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专题授课,从怎么看、怎么学、怎么做三方面分享自身学习感悟,勉励学员们以全国青联委员为榜样,勤于学习、敏于思考、笃于行动,立大志、能吃苦、敢担当、讲奉献,不断坚定政治信仰、涵养家国情怀、提升能力素质,努力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新时代港澳青年英才,为实现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学员、清华大学博士生蓝家达表示,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新时代港澳青年必须具备的品质,要打破地理界限和思想局限,充分发挥港澳青年的独特优势,以更加开放进取的姿态,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学员、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蔡铭骏表示,现在香港开启了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一国两制”港澳实践迎来了新的篇章。作为新时代港澳青年,应当将自身的事业与祖国的需求紧密连接在一起,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书写属于我们最好的青春故事和家国篇章。 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学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梁钧宜表示,《港区国安法》和“一国两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长期繁荣稳定的保障,我们应抱有开放的心态,去学习这些政策和原则的内涵,促进香港与内地和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为国家和香港的发展作出贡献。 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学员、南开大学本科生陈述安(左)表示,很高兴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相聚广州,在活动中认识了许多的良师益友,期望未来为大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学员、华侨大学本科生伍咏珊表示,身为中国香港的新青年,我更应完善自我并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香港的建设与发展,坚定“一国两制”信心,明确政治立场,发挥青年骨干的力量,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作出贡献。 港澳青年精英训练营学员、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吕婉琳表示,在这几天行程里上了几堂新颖、深刻、与时共进的课程,深刻了解到港澳政治现状,以及我国政府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战略和港澳的定位和方向。

    何君尧议员访谈 | 港澳青年荟“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沙龙第五期·分享第一弹

    2022年12月30日晚上7:40左右,我们有幸邀请到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先生来到港澳青年荟第五期学习沙龙的现场接受线上采访。何君尧先生何先生是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律师会前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名誉博士,同时,也首位获得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的香港律师。我们向何先生提问了2条问题,并得到何先生具有深远意义回答和分享。问题一在《港区国安法》颁布实施以来,犹如定海神针,香港踏入由治及兴的新征程。“国安法首案”的判决无疑是振奋人心,其审理与裁决是香港特区司法实践的重大建树,在整个“一国两制”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标杆意义,充分体现出香港国安法的立法原意。 针对黎智英获准聘用海外大律师抗辩一事,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特区将提请人大释法。何先生作为立法会议员同时也是一名律师,对于法院的裁决、以及就本案提请的人大释法,有什么看法,可跟我们分享一下吗?何先生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以来香港的法制进程,向我们阐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权,介绍了《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从《基本法》的立法地位向参加者介绍《港区国安法》有别于香港一般法律的特殊地位。 何先生第一题分享摘录“一国两制”赋予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权,但同样强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拥有《基本法》的最终解释权。 1997年7月1日以来,全国人大常委拥有对《基本法》做出释法的权利,人们应该对人大的释法权利有进一步的了解,人大释法并没有影响香港特区的司法权。 1997年香港回归初期,香港司法机构并不认识全国人大常委的最终解释权,于是便有了“吴嘉玲事件”。当时香港终审法院没有充分理解《基本法》,以为此类案件可以自行其是,但是后来人大常委的释法,再次明确了涉及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关系的案件,必须报请人大常委决定。 2020年6月30日,《港区国安法》出台,当中也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拥有对《港区国安法》的解释权。 2020年6月30日以前,香港可以聘请海外大律师参与案件。 2022年11月尾,在“黎智英案”中,由于《港区国安法》已出台,聘请海外大律师参与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是非常敏感的行为。 因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就“黎智英案”涉及《港区国安法》的情形报请全国人大常委释法,是合情合理的,涉及国家安全的审讯不应容许外国大律师参与。 释法的提议由香港特首做出是可行的。相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支持释法的提议。问题二今天参与学习沙龙的同学,都是来自内地各高校的港澳青年,其中也有好些法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寄语香港青年,“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作为新时代港澳青年,要争做“一国两制”践行者和捍卫者,了解“一国两制”,更加坚定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既要看到“两制”,也要看到“一国”。何先生对于这一代香港青年有些什么建议?同时您作为我们的前辈,对我们日后有志于从事法律行业的同学,有什么提醒或者忠告吗?何先生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香港发挥的独特优势和对国家的贡献;阐述了一些西方国家对待民主和人权的“双重标准”。他寄语年青一代毋需过度担心,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香港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要继续发挥自身的应有贡献,担任“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作为一座贯通中西的桥梁,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年青一代要走好自己的道路,依法办事、依法治港,通过香港的平台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和香港。 何先生第二题分享摘录何先生提到,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当中有显著一部分的香港年轻人受到误导而参与暴动,而祸乱的源头是外国势力推动下产生的“颜色革命”。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到2019年《港区国安法》公布之前的这段时间,基本法“二十三条”的立法工作被搁置多年,一直未能成功立法。国家作为香港的坚实后盾,在暴乱发生后给予香港特区充分的支持来解决问题,后来由于新冠疫情的肆虐和许多香港同胞对“二十三条”立法的倡议,《港区国安法》应运而生。何先生寄语同学们要对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排除万难,一步一步地妥善解决香港问题。何先生举出香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挥出自身贡献的一些事例:第一、1978年改革开放,香港协助国家进行“工业革命”,让当时的新中国成功赚到“第一桶金”。第二、2008年,香港协助国家提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重。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香港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第一步。第三、2019年,香港的局势看似糟糕,但是外部势力的粗暴干预和乱港分子(包括一群迷途羔羊)的种种行为,展示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真实面目。一些西方国家面对“民主”和“人权”的问题,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2020-2021年期间的一项研究,关于人民对政府最爱戴的国家,排名最高的是中国,我国政府受到14亿人民的支持。何先生寄语年青一代不要担心,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香港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要继续发挥自身的应有贡献,担任“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作为一座贯通中西的桥梁,背靠祖国,面向世界。要依法办事、依法治港,通过香港的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影响全世界,让世界更加认识中国和香港,这是未来年青人的重要使命,希望年青人能将自身的道路走得更好。采访:李璐均承办:(第一组)蔡铭骏 陈述安 李璐均 纪佳宏 王蔚然 戚文博 蔡舒晴 叶雅菁 罗培森 李镕丞 罗心怡

    매일 업데이트 받기

    하루를 시작하세요 가장 중요한 북한 이야기 코리아뉴스가 선정한

    가장 인기 많은